本研究团队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个性化医学研究院,长期从事单细胞蛋白检测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在国内第一批建立单细胞质谱流式技术(CyTOF),成像质谱流式技术(Imaging Mass Cytometry, IMC),单细胞蛋白印迹技术(Single Cell Western Blot,scWB), 蛋白邻近延伸技术(Proximity Extension Assay,PEA)。团队由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院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前科研副校长何志明(Chih-Ming Ho)教授领衔,国家级重大工程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丁显廷主持工作,得到国家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具有良好的研究条件和严谨活跃的研究氛围。团队先后承担包括比尔盖茨基金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JW科技委国防创新特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创新行动计划在内的多项重大国际性合作项目。因科研工作需要,现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员若干名,岗位设置如下(实验室主页: http://www.dinglab.com.cn/):
一、招聘方向:
1. 生物信息学和生物统计背景:组学大数据的分析建模方法,课题组急需组建稳定的生物信息学团队,具有计算生物学、数据结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需符合以下至少一个方向,具备多种资质者优先考虑:a.软件开发。需具有软件开发经验,具有良好的软件开发习惯,包括代码模块化设计、代码文档和单元/集成测试等。主要开发语言以C/C++/Python为主。已具有基于质谱技术的蛋白质组学等质谱分析工具或者搜索引擎开发经验者优先考虑。b.人工智能。需具有AI模型开发、测试和调优经验,熟悉Transformers等深度学习模型。主要开发语言为Python,AI平台为PyTorch。需具有良好的Python库开发习惯。已具有蛋白质组学工具开发或者丰富的GitHub使用经验者优先考虑。c.数据分析。需具有海量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经验,需编写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需具有主动学习开源数据分析工具包的态度。主要开发语言为Python。已具有蛋白质质谱湿验室经验者优先考虑;
2. 化学和材料背景:蛋白质组学高通量串联质谱标签设计;痕量多肽或蛋白质富集材料合成;
3. 生物医学背景:课题组一直致力于面向分子组学的检测分析方法学及重大疾病的生物医学应用研究,现因临床样品大队列和多组学研究需要,课题组需招聘生物医学专业博士后,热爱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医学背景,具有临床样品和信息收集、整理,以及医学统计学分析相关研究经历,特别欢迎自带生物医学基础科学问题亟待单细胞蛋白技术解决的申请人;
4. 微流控背景:尤其是对于光刻胶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有背景的,或者熟悉微流控芯片一般加工和制备工艺的;
5. 肿瘤免疫和仪器背景:免疫调控与治疗、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族群、临床队列研究,生物医学仪器的搭建和调试。
二、应聘条件:
1. 身心健康,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已取得或即将取得博士学位;博士生期间或近两年以第一作者在以下相关方向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国际期刊优先考虑;
2. 具有在给定研究方向后,独立设计实验流程的能力;
3. 具有良好的英文读写能力,熟练阅读英文文献;
4. 具有严谨学术态度,敬业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三、岗位待遇:
1. 团队科研经费充足,保障科研过程中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充足稳定的经费支持;团队在蛋白组学,单细胞组学,质谱流式,质谱成像,抗体设计,靶向蛋白降解结束,细胞邻位标记等技术平台的稀缺优势为开展相关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待遇按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http://postd.sjtu.edu.cn/index.htm)相关规定执行,鼓励和支持申请国家和上海市博士后人才计划(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超博计划等)。享受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基本福利待遇,年薪不低于24.2万,除基本薪资之外,根据研究贡献、论文发表、基金项目等给予科研绩效奖励,具体薪资根据申请人实际情况一人一议;
(1)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针对获得国内博士学位3年内的全日制中国籍博士,国家给予每人两年63万元的资助,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生活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3万元为国际交流经费;
(2) 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针对在国内或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后人员,上海市按照每人每年15万元、共资助2年的标准予以资助,学校给予不低于1:1的配套经费。对于申报当年入选“博新计划”的博士后人员,直接列入该计划,上海市按照每人每年10万元、共资助2年的标准予以资助;
3. 享受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住房补贴或可申请博士后公寓;
4. 按照上海市和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管理政策办理有关落户事宜,享受社会保险、公积金等福利待遇;博士后出站留上海工作,配偶及子女可随迁落户;
5. 在站期间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博士后研究工作满3年且取得优秀科研成果、满足我校长聘教轨要求者,通过评估后可留校获聘长聘教轨教职;
6. 研究院对于优秀的博士后可给予岗位编制留校。
四、应聘方式:
请上传简历并在系统中应聘,有意者请将应聘资料,包括个人简历和发表论文等发送至联系人:丁老师,邮箱:dingxianting@sjtu.edu.cn,邮件标题注明“博士后应聘+本人姓名”。本招聘信息长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