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批准新设立了全国3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上海交大获批新增设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分别为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天文学、科学技术史和网络空间安全。
交大于1985年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首批设站、招收培养博士后的单位之一。目前交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增至40个,覆盖全校绝大多数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校本部在站博士后规模达1200余人,近三年平均每年进站近400人,出站近300人。
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设于人文学院。人文学院涵盖文史哲艺4个学科门类,拥有中文一级学科博士点,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领域形成了学科高地与特色方向。
学院汇聚了一批学术造诣深厚且享有盛誉的杰出学者,现有教授32人,其中文科资深教授3人(全校仅5位),教育部长江学者2人、欧洲科学院院士2人(1人即将入职),讲席教授6人、特聘教授9人、长聘教授4人、学科带头人1人等。拥有中华创世神话研究等3个上海市哲社基地、神话学研究院等3个校级研究院。
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归属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学院下设新闻与传播系、电影电视系和文化产业管理系,办学特色:文理交叉、国际化、产学研结合。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0人,其中教授19人。已建立起了一支高层次人才团队,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万人计划”哲社领军人才2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名、国家社科重大首席专家11人次等。拥有国家社科基金决策咨询点、省(部)级社科创新基地10余个。建起了500平米高清演播厅、虚拟仿真实验室等。
主要研究方向:传播理论、新媒体传播与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影视传播等。
上海交通大学天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依托物理与天文学院天文系,该系成立于 2017 年 4 月,现有在职人员13名,包括教授6人、特别研究员2人。拥有多位杰出人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专家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河外天文学、射电天文学、引力理论、天文信息学等。
天文系在科研项目的申请、在研项目的实施以及四个研究方向的基础研究工作中都取得了非常理想的进展。目前天文系主持基金委重点项目4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科技部 973 项目1项。组织筹办了ELUCID 合作会议、第二届中国 SKA(Square Kilometer Array)暑期学校等;发表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高影响因子论文 100 余篇。2014年起,天文系培养博士生20余人,博士生在国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30余篇,人才培养成果显著。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博士后流动站,目前隶属马克思主义学院,自1999年招收博士生,逐渐发展壮大。目前形成天文学史、数学史、科技与社会、技术史四个特色鲜明的二级学科方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学科在诸多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在育人方面,许多毕业生业已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史研究领域的骨干;在科研方面,研究成果广泛分布在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史、科技哲学、科学社会学与科技伦理等领域,许多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服务社会方面,积极利用学科的知识服务当地社会,研究建议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肯定与采纳。随着博士后流动站的设立,必将进一步提升学院在育人、科研与服务社会方面的能力。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隶属于电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密码理论与算法、量子计算与后量子密码、硬件与嵌入式系统安全、软件与系统安全、工业互联网/无线网与物联网安全、安全体系结构、云安全与大数据隐私保护、信息内容安全、人工智能安全、区块链与金融安全等。目前流动站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1名、国家网络安全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等10余名、教授/研究员17名,拥有信息内容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6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基地,取得系列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奖项。
2019年7月,交大出台博士后队伍发展改革方案,在各方面加大吸引优秀博士生的力度。进一步提升交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水平,为博士后潜心研究提供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良好的科研平台。现博士后队伍已成为交大师资科研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博士后制度是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聚集青年英才、拓宽国际合作渠道的重要载体。我校与时俱进,紧扣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目标,此次新增设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了文、理、工三大学科,将进一步推进交大人才强校主战略,完善学科布局,加快构筑博士后人才高地。